老七拗不过众人,正打算把这个奇怪的动作列入工艺文件中,跟车车的一番聊天启发了他。
车车告诉他:“早先车间生产现场是没有天车的,用来搬运重物的设备是电葫芦。”
需要搬运沉重的加工件时,都是由加工者自己操作电葫芦。
大概那位教出众多徒弟的前辈曾多年操作电葫芦,养成了时不时伸手去摸电葫芦操作板的习惯,尽管后来配置了有专人操作的天车,还会习惯性地伸手去抓那早已不存在的电葫芦操作板。
这个动作,被徒弟们学来了,然后一成不变地传了下去。
仅仅帮老七解开这个谜团,还不至于让他请车车吃饭。车车实际帮老七的忙,远比这个要大得多。
鼓捣了一阵工艺编制以后,老七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难以施展,意思不大。
在编制工艺文件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些部件在设计上存在挺明显的问题,用专业术语来说,是“有待进一步优化”。
这让老七十分兴奋。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他的工作劲头一下子上来了。
编制工艺文件这块他还继续做着,但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优化设计上。
上班时间他基本安排满了,只能利用下班时间搞他的优化设计。
跟武文杰搞革新一样,先得画好图,然后再到现场比划。
要优化的部件净是五大三粗的铸钢铸铁材质的,人抬不动,那就需要天车帮忙了。
车车是个热心肠,一听老七喊她帮忙,晚上便过来帮他走上几车。
有时还能碰上武文杰。他是过来和劳模常一起做新项目的,不时地也需要找车车给吊活。
赶上忙的时候,车车得两边兼顾。
老七的努力见到了实效,他做的一项技术革新,获得了工厂的技术攻关大奖。
这个奖项的力度比较大,100块钱呢!
得了奖,老七很兴奋。钱不钱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在跟老同学武文杰的较量中,他现在至少不占下风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拿了奖金,当然要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一下感谢。
老七先请了一拨,唯独把车车给落下了。
他这样做当然是有意图的,他要单独邀请车车。
请到车车时,车车却说,请她吃饭可以,但要武文杰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