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幻想宏观时代文学网>都市青春>法兰西之狐 > 第三百零三章,造不如买
    出售工厂给美国人,这事情对法国人来说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双方的谈判很是顺利。当然,从法国订购钢铁,然后再到美国造成大炮,再考虑一下因为配套设施,以及规模,以及工人工资上的差距,美国自己制造的钢炮,在成本上显然是要远远高出法国人在欧洲制造的钢炮的。

    更何况美国的兵工厂的那些老板们,难道就真的因为“爱国”就不爱钱了?真要是这样,当初他们怎么就不爱“联合王国”这个祖国了呢?“联合王国”怎么压迫他们,侵害他们的自由了?不就是为他们多收了点税吗?多收一点税,就“不自由毋宁死”了,还想让他们不赚钱?怎么可能呢?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美国人造出来的大炮,卖给美队的价格,肯定是要比法国人包运费发货到北美的价格要高得多。甚至可能比英国人通过加拿大卖给印第安人的大炮的价格还要更高。

    不过,这并不是法国人需要考虑的事情,甚至也不是罗伯特·李维顿需要考虑的事情,反正又不用他掏钱。

    而且也许是因为考虑到美国远在新大陆,对法国危险有限,加上两国一向友好,法国人的要价也不高,于是这笔交易便迅速地敲定了下来,美国政府向法国订购一个年产两百门大炮的钢炮厂,以及一座水力发电厂。

    这还是法国第一次向国外完整的出口整个的水力发电厂。不过考虑到相关的科学已经公开,出口这类工厂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价格问题,约瑟夫是这样解释的

    “美国的兵工厂,所有的原料都要从我们这里进口,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要依赖于我们。发电站也同样如此。所以今后我们可以通过服务,将钱都弄回来。如果我们直接要一个高价,结果把他们吓退了,反而不好。”

    这其实是后世的一些企业玩烂了的花样。什么机器亏本卖,耗材赚回来;什么机器不赚钱,维护赚回来——其实都是一个套路。甚至于,在后世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读者体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片片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

    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处的办公室塞满了。每一辆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都有许多人等着购买。

    突然,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了,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

    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察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

    福特公司的领导真是火冒三丈,别说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钟,对福特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3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下了“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

    人们照办了,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了!

    福特公司经理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

    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于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各地纷纷涌来。

    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

    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这个故事本身漏洞百出,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故事,比如当时福特公司已经是日薪2美元了;比如换一个电机也用不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而且绝对能节约出一大堆的宝贵的时间;比如如果是线圈多绕了的问题,这台电机要么根本不会出问题,要么根本转不了,而绝不会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出问题……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一看就充满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那些一点科学知识都不懂的学者文人们的造出来的谣言所特有的那种愚蠢的臭味。和青藏高原上的狼群采用诱敌深入,多面合围,围点打援之类的高端战术,一口气吃了一个连的p;(也不想想,以青藏高原那种生态,拿什么养活拥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狼的,超过本位面最大狼群狼口数量几十倍的野狼兵团的)以及尼哄小盆友,负重20公斤,每天徒步前进100公里(压倒美国特种部队的标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