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老太爷是一个秀才,再往下田家的小辈们虽然都在读书,但没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好在田老太爷眼光独到,在曾老太爷还没有功名的时候就挑中了他,不但精心教导还把长女许配给了曾老太爷。
平时田家老太太对曾家也多有看顾。
所以曾老太爷考中了举人,除了曾家这边之外,就数田家最为高兴,从那以后田家上下与曾家,都走动得很勤。甚至由于曾老太爷这么个人,田家自己办的书塾还名声大噪。
人只要一提起曾举人,就会提起田家。虽然他们家大女儿去了,但借着田曾两家的交情和余氏、曾老太爷隐隐的愧疚,他们反而更如鱼得水。
但这一切,在曾家搬往京城之后戛然而止了。
于是在听说曾家在京城的日子过得红火,田家老太太就带着儿子、儿媳妇和女儿们上了马车,来到了京城。
“亲家太太,给您贺寿来了!”
田家老太太瞧着慈眉善目,但心肠却不好,来了之后对余氏是奉承,对曾老太爷和曾大老爷是拉着他们的手哭着说看到你们今天这样,我闺女/你娘也能够瞑目了,也是她福薄,不然该有多么欢喜。
看着这在乡下的时候时不时出现的戏码,邹氏已经从刚开始的左右不安到现在的目不斜视。她先是让人安排出客房来,然后就懒得理会他们,招待了几日之后就自顾自地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她的生意做得不错。
尤其是在结交了京城的一些举人以及新科进士家的女眷之后,虽然算不得日进斗金,但三个铺子加起来一个月也能分得两三百两银。这其中两个大一些的铺子是用她自己的嫁妆参股的,小一些的则是用了曾家的那一百五十两。可别小看这一百五十两银,每个月都能分二三十两呢。
当时正沉迷于挣银子的邹氏,多拨了五两给厨房,然后对家里多了五六个人根本就不在乎。
然后就出事了。
在余氏大寿的当晚,邹氏忙得团团转,但还没等她歇口气呢,前院就出事了,田家带来的某个女儿,竟然出现在了曾老太爷的书房!孤男寡女的,还被上门来贺寿的客人撞见了!
然后余氏和田家众人就好像早就说好了一样,半点也不惊讶,甚至余氏还拉着她的手说要给她做主,让儿子纳她为妾。还暗示她老人家早就有这个想法了,要择取一良家女子给儿子做妾,照应起居。
而曾老太爷,也没有拒绝。
邹氏的脸色,当即就铁青下来,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余氏和田家众人沆瀣一气,想要借田家的手压制她,而田家则是看着曾老太爷就要青云直上了,也不甘心联系一点点断去,心心念念着多谋一些好处。
他们带个女儿来,恐怕早就有了这么个打算了。
邹氏对曾老太爷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有了儿子的她对他是不是会纳妾并不在意,她甚至打算过等儿子长大一些就给曾老太爷买一个安分守己的妾室,但若这个妾是田家的女儿,那可不行。
她在余氏和田家众人幸灾乐祸,曾老太爷隐隐愧疚的目光里,在一众客人或嘲笑或担忧的视线中笑了笑,然后道:“也怪我,这阵子忙晕了头,把这事给忘了,原本儿媳妇就打算给老爷纳妾的。”
“没曾想母亲想在了前头。”
邹氏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大度地安排这个新来的‘妹妹’,让周围所有人都夸她贤惠,然后一边送了一封信回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