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是文具、护肤、日用品以及家电等,二楼是服装、鞋帽,三楼是床上用品、布料和毛线以及各种针织品,还有办公区域。
麦穗先上二楼看了一下服装款式,好心里有个底。
看了一圈,麦穗的心里很快就有了数。面料、颜色单一,款式简单,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男装基本都是中山装或军装,少有几款西服。相比男装,女装的款式和花色要丰富一些。除了常见的衬衣、外套和大衣,还有毛料的半身裙和连衣裙。
看完衣服,麦穗上了三楼,准备买点布料。
麦穗直奔卖布的柜台,老远就看到柜台前围满了人。
“挤啥挤?”麦穗学着别的顾客一起往里挤,差点被一个人高马大的中年女人一胯骨撅到一边。
麦穗没理她,利索地挤到柜台前,指着柜台后面布架子上一排排的布料问:“同志,这个墨绿色和酒红色的灯芯绒宽幅多少?多少钱一尺?”
“宽二尺七,四毛四一尺,不要布票。”男营业员耐心地回复。
“墨绿色的给我扯五尺,酒红色的四尺半。”说着,麦穗又指着一卷灰色的涤纶布问:“这个灰色的涤卡布宽幅多少,多少钱一米?”
“宽幅四尺三,六块二一米,一米要一尺二寸布票。”
“这个灰涤卡布给我扯两米五。”
一番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起,麦穗掏钱的功夫,营业员已经算好了:“墨绿色灯芯绒和酒红色灯芯绒都是四毛四一尺,九尺五要四块一毛八分钱。灰涤卡布六块二一米,一尺二布票,你要了两米五,是十五块五毛钱,三尺布票。三块布加一起一共十九块六毛八,三尺布票。”
麦穗将二十块钱和三尺布票递给男营业员,男营业员接过麦穗的钱和布票夹在夹子上,然后用力将夹子甩向收款人,只听“唰”的一声响,夹子就滑行到收款人的高台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
那边收钱的功夫,男营业员已经开始量布了。
只见营业员一手拿木尺,一手紧扯布,飞快地丈量着,足尺后再稍稍加让一点,然后用剪刀在量足的面料边剪个小豁口,两手沿豁口用力一扯,只听“哧拉”一声响,布料被撕扯了下来。
其他的营业员也忙个不停,不断地有顾客喜滋滋地拿着布离开,又有新的顾客围上来。
麦穗拿着捆好的布料和找回的零钱离开了柜台,又朝卖秋衣秋裤的柜台去了。
秋衣秋裤都要布票,一套秋衣秋裤六块两毛五,十二尺布票。
相城地区每人每年发一丈二尺布票,但买布做衣服要布票,买秋衣秋裤要布票,床单被面被里也要布票,所以这一丈二尺布票是不够用的。
随着石油化工得到大发展,一大批的确良、涤卡、华达呢等化纤布进入市场,替代了棉布,很多布料不用布票也可以买到了。
买完秋衣秋裤,家里存的十八尺布票只剩下了三尺。但麦穗并不担心,因为过不了多久,布票就渐渐地淡出时代的舞台了。
布料和秋衣秋裤买好了,麦穗下到了一楼,先花了两块九给明明买了一双小球鞋。接着,就是买做衣服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