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济格突破喜峰口关隘以来,10万鞑子势如破竹,明军将士大都望风而遁,短短的一个月,他们便攻占大明京师周围的大小城池十多座,大明朝野震动。
正当阿济格他们春风得意的时候,阿敏和岳托各自为政,拉着一万鞑子的精锐奔永城方向单干去了。
这对阿济格和阿巴泰他们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对于阿济格和岳托,这位皇太极的十二弟阿济格太了解了,知道阿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只服气努尔哈赤,现在太祖不在了,阿敏异志日显,连太宗皇太极也不摆在眼里。
但是他的八哥皇太极似乎技高一筹,他认为阿敏觉得也不好轻易撼动,决定另立山头到外面发展。几年前在朝国的他就不想回来了,对永平他也是情有独钟,现在他又故地重游去了。
阿济格想想这些,觉得实在是可恶,但是对阿敏和岳托他是无能为力!
他们俩这一明目张胆的单干,这件事太大了,阿济格和阿巴泰不敢隐瞒,立即向皇太极奏报。
皇太极对于野心勃勃的阿敏更是心中有数,立即指示阿济格和阿巴泰,不要管岳托和阿敏,这等于把这二人孤立了,孤军深入必败无疑。
皇太极也有打算,他也不指望阿济格这10万人马能够灭了大明,瘦死骆驼比马大,大明朝近300年的国祚,那是藏龙卧虎之地,不是他们那种边陲小国想灭就能灭得了的。
尽可能地多得好处,洗劫城池,抢劫财物牲畜和奴隶是他们这次进军大明的目的。
另外,皇太极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面对鞑子的大兵压境,大明朝的崇祯皇帝脑子里有两个字,战与和。朝堂之上,也是围绕这两个字大概分成了两派,那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
主战派就是以大名道卢象升为代表,主和派则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学士杨嗣昌,和大太监高起潜等人。
而且主和派已经占了上风,他们勾心斗角,在崇祯耳边吹风,卢象升被孤立。
皇太极得到这一消息大喜,决定逼崇祯议和,让阿济格和阿巴泰,加速进兵,扫清京师四周的障碍。
现在大同,宣化,昌平,怀义等一共12个城池,全部归了鞑子。
正当阿济格他们派重兵向燕京施压的时候,坏消息传来,阿敏和岳托打了败仗,狼狈而回,1万镶蓝旗和镶红旗的精锐,十不存一。
更惨的是,岳托死了。
这件事太大了,10万鞑子引起的震动,因为岳托的地位在大清朝太高了,他是代善的长子,努尔哈赤的亲孙子,阿济格的亲侄子,曾经的和硕贝勒。虽然现在被皇太极罚为多罗贝勒,但其身份地位及其影响,仍然是位极人臣。
现在这样一个大人物死了,阿济格和阿巴泰震惊之余都有些傻眼,现在的阿敏也不狂妄嚣张了,简直是蔫头耷脑如丧考妣。
当得知赫赫有名的阿敏和岳托,竟然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叫林毅百总手里,阿济格和阿巴泰满脸惊愕,嘴张得多大?
大明京畿真是藏龙卧虎之地,一个小小的百总,竟然能够连败阿敏和岳托至此?看来大明朝不是没有可用之人,而是没有可人尽其才而已。
阿济格阿敏阿巴泰坐下来重新商议对策,阿敏兵败,岳托阵亡,阿济格不得不调整策略,三个人商议之后,岳托姓爱新觉罗,身上流着大清皇室血脉,必须得撤兵关外,先把岳托的尸体运回去,处理完他的后事再说征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