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拿出相应的措施进行反制的话,日后究竟鹿死谁手,这恐怕就说不准了!
朱棣之所以一再搁置这件事情,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锦衣卫是他用于统御群臣的手段,而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更是可以任由朱棣拿捏。
别看这二人在外面如狼似虎,可实际上若论计谋,他们却远比不过朱棣这个奸猾的老狐狸。
反倒是平日里看似憨厚的太子朱高炽,却常在关键时刻与朱棣唱反调,让其颇为头疼,觉得不好把控!
朱棣虽然已经将朱高炽册立为太子,内定为自己的继承人。
可这一切的前提却是他在百年之后禅位于对方,而不是有朝一日任凭对方势大而将自己取代,或者干脆效仿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逼宫逊位,朱棣绝不允许永乐一朝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统御群臣的绳缰,朱棣自然不愿轻易交付到别人的手里。
而大明朝的这架马车也终究只能有一人驾驭!
这就是朱棣身为帝王的私心所在!
不过如今通过这件事情的警醒,朱棣发现自己之前的确太过狭隘。
他发现方子言似乎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对方之前一直主张组建东厂,而自己则是将此事强压了下来。
本以为凭借锦衣卫就能够保护京城无虞。
却没想到才刚过了不久,京城便出了这么一个事端!
这次的事情的确是锦衣卫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
若要追究起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锦衣卫对内没有压力,才会导致他们如此懈怠!
朱棣微微颔首,顺手将手里的奏折放在了一旁。
对于方子言折子里所写的这些理论,他之前已经不知看了多少次。
算不得是滚瓜烂熟,可起码也已经熟记于心。
他放下奏折后只问了方子言一个最为切实的问题:“如果组建东厂的话,你保证东厂能比锦衣卫做得更好吗?”
“要知道锦衣卫负责的可是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平日里担负起的不仅仅是监视朝中群臣,同时也要流血牺牲!”
方子言闻言,笑着摇头道:“陛下,我不能保证他们会做得比锦衣卫更好,但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一定会比锦衣卫更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