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幻想宏观时代文学网>修真仙侠>阴司有旨 > 第394章 断了的刻刀
      催命也没有再想我接下来的话,而是问我去小店还是回住处。

      我便道:“回住处去吧!”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没有拆秦香浥送的礼物,徐青则是爬在我背包旁边,一脸迫不及待地问:“老大,要不要打开看看?”

      我说:“等回家了。”

      到了家,同伴们果然都已经回来了,包括姚慧慧也从茶馆回来,简单聊了一会儿今天的情况,我便把秦香浥送我的木匣子放到了众人面前的茶几上。

      姚慧慧见状便问我:“徐章,你一直等到回来都没有打开,现在又特意将其拿出来,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我又把在秦香浥家里发现的万花谷砚台的事儿说了一遍,随后就对姚慧慧说:“你帮我再仔细调查一下万花谷,包括之前和陈岩亲近的那个和我同辈的万花谷弟子,以及重新帮我调查一下乔林,我总觉得万花谷并不像你之前说的那么不堪。”

      “万花谷里面,有高手!”

      姚慧慧也是认真道:“好,我再安排人好好查一查。”

      此时我才伸手去把桌子上的木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个折页的字帖,打开之后,我便看到一排排整齐而又秀丽的小楷书体,字帖上的内容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吾以为,家和睦入需孝,兄恩待,出则悌。谨可言,行可信,爱善,抑恶,勿博。亲仁故好,亦需知苍生之不仁只因,从因辨善恶,不以果笃定。行有余力,方知心,立身,后而学文。

      我把这一段念完之后,徐青一头雾水:“我以为她送的啥好东西呢,老大还藏这么好,啥也不是!”

      姚慧慧则是忍不住感慨:“前者是《论语》之中的名句,后者是站在现代人角度上对《论语》的补充,甚至是辩驳,做为一个现代的人,我更喜欢后面的思想。”

      徐青问讲了啥。

      姚慧慧便说:“我从粗浅的方面理解一下,按照孔子对弟子的要求,他的弟子们,在家里需要孝顺父母,出门需要敬重兄长,谨慎少言,甚至是寡言,但是要诚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事情做完,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章,文献。”

      “后者则是以为,孝和敬重兄长都是有前提的,都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后者。谨慎可以,却也要尽量多的与人沟通,只要践行守信就行,爱善良的人,打压恶人,不可博爱,亲近仁德的人固然是好的,可苍生大众中一些犯错看似不仁的人,我们要了解背后其原因,从根本上辨其善恶,而不是单纯的以结果来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如果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可试探了解自己的内心,归整自己的言行,最后才是研习学问。”

      徐青摇摇头说:“不懂!”

      廖瞎子那边则是感慨了一句:“好一个从因辨善恶,不以果笃定。”

      “这是在正告一些儒生,要分清真正的仁德,真正的善恶。”

      “徐章,你快看看,文章有没有落款,知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直接翻了后面的两篇,都是只有内容,没有落款。

      后面两篇,都是论语之中劝学的部分,解析的人,也都有很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