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的爵位已传了四代,眼看着第五代即将交接。

    韩渠作为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老卫国公的儿子们不说个个不服气,却是至少对这个大哥颇有微词。

    国公爵位是初祖征战沙场而来,以军功稳定,大哥韩渠却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如何带领家族继续荣光?

    以前的先帝因为念及功劳,恩准袭爵不降等,但却从没下过明旨,说下一代一定不降等。

    以后没了军功,不上沙场,哪有功劳让陛下感念?

    眼瞅着老卫国公将去,偌大的府里已经隐生不满,韩渠也无能为力。

    他是长子,只要还活着,就没可能跳过他让弟弟袭爵。

    就算他有自尽的勇气,将爵位强行让给弟弟,但这种事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家做主?

    国公府已经几百年,一代人跟皇家的关系不如一代人。

    说不定圣上心中也存着那么一丝去爵留府的想法,乐得下下代时,理所当然将爵位削去一等,省些钱粮。

    这不是没有先例,开国时期足足有六座国公府,现在却只剩三座还保留国公名头,其余的因为没有功劳,早隐没于京师这座深潭。

    府邸陷入无解难题,兄弟间的关系大不如从前融洽之时,忽有转机到来。

    一道赴京消息传来,为卫国公府带来一束振奋的曙光。

    连久陷病床的老国公也出奇的恢复清明,连让去请。

    魏王世子入京了!

    勋贵之首,整座西皇城最高的那家府邸,即将迎来它的又一代主人。

    魏王府与其他勋贵府邸最大的不同,就是拥有实打实的封地,名正言顺掌握军队。

    与皇室的关系更是饱历风雨一如当年亲密。

    勋贵内部有这样一桩苦笑,哪怕把其他所有府邸捆起来一块放秤上与魏王府比一比,重心恐怕也会瞬间落向后者。

    不过,这也是好事,有魏王府在前分担其余阵营的焦点,他们也得安享太平。

    卫国公府经历一段时日的激烈讨论,好不容易做出妥协,长房得与魏王府联姻,此是挽救国公府倾颓之势的唯一法子。

    ……